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,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
正濱漁港-彩色屋-餐酒館-老屋活化

正濱漁港曾是台灣第一大港,港邊還有修船、造船的一整條產業鏈。如今產業沒落,但一群年輕創業者帶著夢想來到這裡,用各自風格活化了經歷半世紀的老屋、老廠房。

基隆正濱路一整排老舊、灰暗的舊式建築中,仔細瞧,你會發現帶著文青、都會風格的旅宿、義大利麵店、早午餐店座落其中,面對著正濱漁港彩色屋,這些混雜於舊街區的新店家是貨真價實的「海景第一排」。

就在正濱路68號,阿森、阿愷經營的「叁坪Sanpin」餐酒館,今年3月才正式開幕,和幾步之遙的「河豚很多」、「粼島旅宿」一樣,都是無圍牆的「永晝海濱美術館」合作店家。他們在店內展示藝術作品,掛在「叁坪Sanpin」水藍波紋牆面上的,是藝術家「羅寗與黃鼠狼 Ning&Weasel」以造船師傅阿林為主題的畫作,寫實又奇幻、帶著童趣的風格,巧合地和店裡氣氛非常搭,「我們希望客人都是來店裡玩的感覺,不要太正式,」阿森說。

正濱漁港-彩色屋-餐酒館-老屋活化(阿愷(左)、阿森(右)親手打造背後的水藍波紋牆面。圖片來源:陳德信攝)

水藍波紋牆面由阿森、阿愷親手完成,兩位大廚揮舞起油漆刷一樣講究,為了做出海浪、海潮的意象與紋理,使用了三個顏色、疊了四層才大功告成,掛上同樣有海洋元素的畫作後,就像事先說好的一樣契合。

在阿森、阿愷承租之前,這個空間原本是倉庫,屋齡長達半世紀,他們將鐵捲門換成落地窗、讓陳舊的空間流瀉出溫暖燈光和音樂,賣起義大利麵和燉飯。包括空間與進駐作品的藝術家,都由創辦「永晝海濱美術館」的星濱山共創工作室居中為阿森、阿愷媒合、牽線,除了想引入新血活化老街區,更想讓來彩色屋前打卡、拍照的遊客,不再只短促地停留5分鐘、10分鐘,而是能逗留一天、一個下午,細品老漁港的情調。

圖片來源:不只有彩色屋!「永晝」展覽進駐老街區,讓整座正濱漁港都是美術館

正濱漁港-彩色屋-餐酒館-老屋活化(落地窗讓來客享有無敵海景。圖片來源:陳德信攝)

正濱漁港-彩色屋-餐酒館-老屋活化(店內展出藝術家「羅寗與黃鼠狼 Ning&Weasel」以造船師傅阿林為主題的畫作。圖片來源: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)

港邊產業鏈沒落,青年創業家改造老廠房

正濱漁港早在西元1934年就創建,日治時期是台灣第一大港,也曾是北台灣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。過去的正濱漁港繁忙昌盛,除了船隻穿梭,也帶旺港邊包括補魚網、修船、造船的一整條產業鏈。

但隨著市場結構變遷,港口盛況不復當日,連帶港邊正濱路上的修船廠、造船廠也沒落、凋零,現在只能從殘留的挑高空間,遙想昔日大型機具進出的榮景。

來到正濱路的青年創業者,用各自的品味改造老屋、舊廠房,老空間自然而然地流瀉出新主人的個性。像是阿森、阿愷就刻意擺放較少的座位,除了顯得寬敞、舒暢,也讓來客們有機會彼此認識。一入門是兩張合併的四人座餐桌,不管哪個客人要求,阿森、阿愷都堅持不拆開,「就算隔壁桌是不認識的人,我們也希望你們可以坐在一起,說不定就這樣認識了一些朋友,」阿森說。

新舊交替,漫步港邊街區有驚喜

包括牆面、地板,還有空心磚砌成的吧台,店內70%的裝潢都由阿森、阿愷親手完成。兩人都不到30歲,阿森成長於基隆,阿愷則是台北人,過去在台北就有共事和一同開店的經驗,而阿森本來就想在海邊開一家餐廳,看到正濱路68號店面後,立刻認定是理想空間。

正濱漁港-彩色屋-餐酒館-老屋活化(溫暖的陳設已看不出老倉庫的痕跡。圖片來源:陳德信攝)

承租後他們不急著改造,反而花了一、兩個月感受周遭環境、決定店內氛圍,最後定調要讓來客都能悠閒享受、放鬆,阿森強調不希望客人吃完飯就走了,「希望他們還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品嚐味道、和朋友聊聊。」

每到黃昏,夕陽穿過玻璃窗射入店內,柔美溫暖的光線看來極美,阿森、阿愷就這麼恣意欣賞著正濱漁港的每一個細微變化。在地人阿森更期許正濱漁港不要過度商業化,繼續保有老漁村的感覺,「不然這裡自己原本的味道,就消失了。」

他們希望,遊客來基隆不是只到廟口吃飯就走了、來正濱不是只到彩色屋打卡就離開,漫步於半凋零半創新的正濱漁港街區,新舊交替之間,或許還藏有更多像「叁坪Sanpin」這樣的老屋活化空間,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
樂活島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