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,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
賞鯨-花蓮-拍照-鯨豚

台灣每年4~10月海況穩定,適合出海賞鯨豚,但賞鯨活動快速發展,導致不時發生船隻快速衝入鯨群的事件。想做到不干擾鯨豚的永續賞鯨,該怎麼選擇船隻?

以下節錄自原文:

清晨時分,天色還未全亮,天空中的色溫隨著時間緩緩變化,從藍色轉向橙紅,雲層中透出光亮,天色亮起,宣告著一日的開始。這趟航程由「多羅滿賞鯨」公司規畫,集合地點藏身於古色古香的「D-PARK台肥深層海水園區」裡。進入園區,迎面而來的是頗具歷史的日式房舍,這棟百年木造建築是「台灣海礦館」,旁邊建還有座鳥居神社,讓人頓時有置身日本的錯覺。

賞鯨的旅人需先至台灣海礦館報到。步入館內,天花板上懸吊著仿真大小的海豚模型,走廊上掛著一幅幅精彩的攝影作品,都是在花蓮港近海捕捉到的鯨豚身影。準備出發之前,遊客都會在這裡上一堂行前導覽課程,對這趟生態賞鯨之旅有更深的認識。講師服務於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」,基金會長期投入台灣海洋生態與文化的教育推廣,從1999年起即投入花蓮港賞鯨解說培訓,與多羅滿賞鯨合作,在每一趟的賞鯨旅途,也都有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導覽志工提供專業解說。

賞鯨-花蓮-拍照-鯨豚(D-PARK台肥深層海水園區前身是「日本鋁業株式會社花蓮港工場」,園區內因此充滿日式風情。圖片來源:CCC攝)

賞鯨豚X觀日出 花蓮大山大海盡收眼底

經典賞鯨行程每天約莫3個場次,其中包含日出場次,清晨起航,旅客可以乘船賞鯨,同時欣賞破曉的曙光,每趟時間約2小時,不過業者會依參加人數及季節變化增減航班。

採訪團隊選擇的是晚一點,早上6點的船班。從報到處到花蓮港邊的登船處,車程不到5分鐘,港邊吹著鹹鹹的海風,空氣中夾雜著引擎發動後的柴油味,這是屬於海港的味道。雖然是一大清早,但仍擠滿了興奮的遊客。賞鯨船為漁船改裝,兩層的空間提供遊客乘坐或站立方式欣賞鯨豚。

啟航後,船隻到了港口與外海的交界處,風浪會逐漸增強,一波波浪潮打在船隻上,上上下下,彷彿海盜船般驚險刺激,這時才真正感受到身處在大海,充滿野性的力量。導覽員會不時提醒大家將視線拋向遠方,就能避免暈船,也才能好好欣賞周遭的美景。從海上的視角往岸邊看去,花蓮的大山大海盡收眼底。

延伸閱讀:將廚餘背著走!孩子們的責任旅行,守護了夏日的蘭嶼

賞鯨-花蓮-拍照-鯨豚(台灣每年4到10月天氣與海況穩定,適合出海觀賞鯨豚。圖片來源:CCC攝)

鯨X海豚X曼波魚 海藍色是生命的色彩

藍色是生命的顏色,一趟賞鯨之旅,可以欣賞到變化萬千的藍,台灣東部海岸陡降水深,船隻駛離岸邊數十公尺,海水顏色有了明顯的變化,從明度較高的天藍色,逐漸過渡到青藍色,再開得遠一些,海水顏色變為靛藍色。導覽員解釋,台灣東部海岸處於大陸板塊斜坡邊緣,海岸坡度較陡,因此離岸不遠處為太平洋海溝,深度可達1,000~2,000公尺以上。而台灣東部終年有一道由南往北的「北赤道洋流」,水質清澈且溫暖,被稱為「黑潮」,正是因為這一道溫暖的生命之流為台灣東部海洋帶來豐富的生機。

賞鯨-花蓮-拍照-鯨豚(宜蘭龜山島海域、花蓮海域與台東石梯海域三處皆可賞鯨,其中花蓮海域賞鯨豚的成功率最高。圖片來源:CCC攝)

鯨豚被稱為海洋中的巨人與精靈,可說是海洋環境的生命指標。台灣東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造就了珍貴的生態賞鯨環境,台灣每年4到10月天氣與海況穩定,適合出海觀賞鯨豚。台灣東部的宜蘭龜山島海域、花蓮海域與台東石梯海域三處皆可賞鯨,其中花蓮海域賞鯨豚的成功率最高,看到海豚的機率高達95%,大型鯨魚由於活動範圍廣,需要航行的距離較遠,能夠看到的機率較低。其他海洋生物像是曼波魚、魟魚等也有機會可以看到喔!

導覽員指出,花蓮海域曾經出現過大型鯨魚如抹香鯨、虎鯨、大翅鯨等等,出沒的海豚則包括了飛旋海豚、花紋海豚、瓶鼻海豚、熱帶斑海豚等,每種海豚都有獨特的特徵與習性,像是「花紋海豚」,身上有著一條條獨特的花白紋路,這些紋路彷彿是勇士的勳章,這些紋路其實是海豚在與獵物(烏賊、章魚、魷魚等)博鬥時所留下來的刮痕,因此,年紀越大的花紋海豚,身上花白的紋路越多。

永續X賞鯨 拒絕緊迫盯魚的觀賞方式

農委會漁業署資料顯示,國內第一艘賞鯨娛樂漁業漁船1997年7月正式於花蓮石梯漁港開航,當年度共有3艘賞鯨船,遊客人數破萬,翌年船隻就增加為4艘,之後賞鯨活動快速發展,也開始出現業界削價競爭的現象,原本一張船票大約1,500元,後來降至800~1,000元不等,不少業者因此倒閉;另一個隱憂是,不時發生船隻快速衝入鯨群中的事件,造成鯨豚加速游離或下潛躲避,明顯受到干擾!

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表示,花蓮港賞鯨船家會彼此錯開時間出航,以免大量船隻同步影響生物活動,同時,「多羅滿」在靠近海豚200~300公尺時,通常會降低行駛速度到怠速模式,觀察生物願不願意現身和船隻互動,觀察時間0~15分鐘左右,如果海豚或鯨魚有躲避的跡象,船長會直接遠離,絕對不會「緊迫盯魚」。

賞鯨-花蓮-拍照-鯨豚(充滿活力的「飛旋海豚」,時常躍出水面,在空中做出轉體動作。圖片來源:CCC攝)

攝影達人X長砲筒 鯨豚就這樣拍

在一趟2小時的旅途中,要如何拍攝鯨豚的畫面,在拍攝上又有什麼訣竅與注意事項呢?擁有十多年拍攝鯨豚經歷的攝影師周兆志分享他的拍攝經驗,他有上百次登船賞鯨、留影的經驗。他表示,拍攝鯨豚的最佳位置是在船頭,這裡雖然承受風浪最大、最危險,但也是最棒的取景位置,因為海豚容易在船頭出沒,不過風高浪大,同行的人要幫忙注意攝影者的安全喔!器材部分,拍攝鯨豚適合使用長焦鏡頭(俗稱「砲筒」),搭配高速快門與連拍,較能夠捕捉到感動的瞬間。取景時,追蹤海豚在海底的影子,等待海豚躍出水面的瞬間,使用連拍功能較容易成功。

*D-PARK 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
D-PARK的前身為「日本鋁業株式會社花蓮港工場」,在二次大戰期間,該工場是供應日本神風特攻隊原物料的鋁工廠,自然遭受美軍猛烈的空襲,也因此在園區內有高達28座的防空洞,雖曾經歷戰火無情的摧殘,此地卻如上天眷顧般,幸運躲過災禍,百年日式建築及參天大樹得以留存後世。

*本文由《肥沃台灣》授權樂活島轉載,圖文經編輯並增訂標題,點此看原文。

台灣肥料公司企業刊物,台肥看重的不只農友──捐助優秀學生、贊助清寒弱勢……台肥一直都在、陪伴著全民!希望藉由這本半年發行一次的刊物做得更多,每期傳達一種正面價值。

查看更多文章
樂活島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