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,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
【 駐島計畫】中台灣食通信@樂活島 一顆黃豆的食農教育革命|樂活島

第一次見到光鏡,要回溯到2017年的夏天,那時因認識了在雲林製作醬油的御鼎興兄弟,經他們介紹有個在彰師大農村服務隊認識的學長回鄉種了黃豆,雖然產量尚不足以成為他們製醬採用的原物料,但很值得去認識看看。我們一行人好奇,便驅車前往他在彰化北斗的田區一探究竟。

我們在一個開放且堆放各式物品的鐵皮倉庫裡,因地制宜拿了板凳隨意坐下,光鏡和他的太太慧璇有三個寶貝女兒,那時最小的才一歲多還在媽媽懷裡,其餘相差各兩歲的兩個姊姊們,手裡拿著食物,環繞著我們跑跳嬉戲。第一次見面,就在這有點特別的情境下開始認識他的過去和對未來的想像。

重返家鄉的田野

光鏡從小在彰化的鄉間長大,國小、國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,甚至是退伍後的幾個月後,在老師的邀約下回到研究室當助理。「所以我的同學一度以為,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離開彰化。」這樣的預測一下就失了準,物理系畢業的光鏡,找到一份在竹北IC設計公司的工作,一開始做手機零件開發,後來擔任後端營運工作的主管。他自認這樣的職涯發展還算順利,但也是因為這樣,同是從事農業工作的父親,對去年正式搬回家鄉投入農務、推廣國產大豆的他,一直不是很明白,為什麼要這麼做。

父親的惶惑不是沒有道理,太太慧璇則是在這一路上擔任支持光鏡去做任何挑戰很重要的角色。當光鏡在剛開始有機會去日本做自然農法研習,但又顧及家庭的時候,她說:「我們想這件事情想了這麼久,如果連機會就在眼前,我們都不要,那我們在講的東西,又算什麼?」太太的一席話有如醍醐灌頂,這趟認識自然農法的旅程,也成為爾後光鏡描繪的未來藍圖裡,很重要的起點。

2015年,光鏡和一群夥伴想要在嘉義尋找耕地,並推廣使用自然農法,不用任何農藥和肥料種植大豆,卻在跟當地農友交流的過程中碰了許多壁,然而他並沒有輕言放棄,在慧璇的鼓勵下在當地承租兩甲地,種植黃豆與黑豆。當時住在桃園的他一邊上班,一邊利用假日舉家從桃園開車到嘉義練習如何照顧田地,很難想像,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,到處進修與在田區的實戰演練下,作物的品質和產量也漸入佳境。為了讓消費者認識他們,才慢慢開始構思並成立品牌「田野勤學」——意思是『在田野的土地上,不只要勤勞工作,更要謙虛地向大自然學習。』

危機的一體兩面

臺灣一年自國外進口約200多萬公噸的黃豆,九成供榨油和飼料使用,其餘一成供消費者食用,在這一成中又有近九成是基因改造黃豆。臺灣的國產黃豆屬於食品級的非基改黃豆,在大量進口黃豆的消費市場中僅佔約3%的比例,很多人會對光鏡說這簡直就像小蝦米要對抗大鯨魚一樣,但他不這麼想,他反而認為這是「唯一」,3%的黃豆有一部分就種在他家的田裡面,「危機」還是「唯一」,是取決於你怎麼看。

根據統計,臺灣人在一年中攝取的黃豆量,在世界上排名名列前茅,比一般人更易攝取到豆類的素食者比例也逐年上升,消費者卻普遍對於黃豆的來源、加工過程、品質、標示等議題沒有足夠的意識。如今田野勤學除了種植黃豆,也經常在學校、社區、公司企業等單位舉辦有關大豆飲食和手作DIY的講座活動,結合「食農」和光鏡所擅長的「科普」,分享黃豆在日常生活飲食中扮演的角色,還有它加工的多樣性。會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發現,黃豆好不容易種出來,卻面臨送給別人,別人還不要的窘境。「黃豆如果不能被消費者們吃下去,那我們說得再辛苦、種得再努力、說我們多用心,這些事情都沒有用。」慧璇認為黃豆的食用,是可以跳脫框架、且變得有趣的,他們嘗試做了各種不同的豆製品:豆漿、豆腐、味噌、天貝、豆花……等,就是為了讓黃豆能以不同的樣貌,順利融入大家的日常料理之中。

沒有邏輯的人

高中階段的光鏡在思考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時,班上的許多同學都想當醫生,他思考了一下還是當老師好,便到彰師大讀物理系,畢業後卻踏入半導體產業,現在甚至挽起了袖子開始當農夫。「看起來我好像是一個蠻沒有邏輯的人。」但當年去日本學習自然農法時,一位老師對他說,其實農業生產者就是做你以前所有在做的事情:「你想當醫生,好的食物就跟好的藥一樣,吃好的食物比藥好吧!你想當老師,你現在到各地去跟別人分享這些好的事情,不就是老師的工作嗎?你想到哪裡講都可以,你要在樹下講也沒有人管你,老師還不能在樹下教呢!你以前當營運管理的主管,你現在不也是在扮演這樣的角色,尋找不一樣的合作可能嗎?」

光鏡才驚覺,原來自己不是沒有邏輯,而是生命的歷練從來沒有什麼是白費的。只是現在的他不一樣了,講一場不賺錢的講座是以前不可能做的事情,現在則會去做很多和以前的學習經驗背道而馳的事,這些數字再也不是業績,而是有更多的人可以明白他們在做什麼,更多的人知道臺灣的黃豆這麼好、滋味這麼棒,可以產生更大、更好的影響。「所以我覺得我現在的身份角色,跟以前的我,還滿不一樣的。」

今年光鏡在嘖嘖平台上開啟了「野學校」的募資計畫,將帶領他的家人及夥伴,在彰化北斗打造一個「生態食農教育基地」,讓一顆顆黃豆帶著食農教育在臺灣紮根!歡迎支持:https://www.zeczec.com/projects/purefarmworking?r=2ce86a7f61

<本文轉載自 中台灣食通信>

挖角台灣中部地區生產有能量的食物、有生產理念的農業生產者們,將他們的故事如實寫下。

查看更多文章
樂活島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