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,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
刺繡-陳聖文-綠蠵龜

藝術家陳聖文走入山海,拾起廢棄的塑膠叉子、餐碗,透過刺繡將垃圾變成金翼白眉、藍腹鷴等台灣特有生物。作品美麗精緻,卻赤裸裸地揭開了這些生物的生存困境。

2015年開始以垃圾發想刺繡作品以來,陳聖文累積完成70~80幅作品,「我的目標是100幅,」他說。作品尺寸不一,有的幾小時能完成,有的要耗上一個月,但一律是在典雅的白底繡台上、一針一線細緻勾勒座頭鯨、綠蠵龜、招潮蟹、金翼白眉、藍腹鷴等生物,簡直是刺繡版的生物圖鑑。

細看每幅作品,線材之外都拼接了異材質:綠蠵龜的龜殼上有褪色的鐵網、座頭鯨腹部是壓扁的塑膠碗、台灣獼猴的毛皮是菸盒,樹蛙的綠皮則是糖果紙。

刺繡-陳聖文(28歲的陳聖文,希望以刺繡作品喚起環境意識。圖片來源:陳弘璋攝)

作品極美,背後真相卻醜陋,這些塑膠餐具、網子都是陳聖文親自從山林或海灘帶回的「垃圾」:「我挑選我覺得可以用的,可能是比較少見到、或材質狀態很吸引我,例如可能就是一個塑膠碗,可是它的顏色褪得很有趣。」

人類在大自然留下的不堪痕跡,對藝術家來說也有獨特姿態,垃圾產生了美感,卻是自然環境與生物的潛在殺手,陳聖文要傳達的,就是這種矛盾。

「這樣子的心理狀態在腦中翻攪過後,你會不知道用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來看待這些作品,」有糾結才會反思,「希望把情緒帶出來,希望他們可以真的去做一些什麼。」

刺繡-陳聖文(陳聖文作品使用的垃圾,都是他親自從山林、海灘撿拾,帶回城市。圖片來源:陳聖文提供)

走入山林,目睹動物真實生活樣貌

陳聖文國小開始就對線材有著莫名喜愛,大學一度考慮就讀服裝科系,雖然最後選了平面設計,但畢業製作時期想轉換心情,因此重拾對針線的興趣,並跟著當時結識的藝術創作團體「淨愛高山」走入山林,把撿拾到的垃圾帶下山創作。

他鎖定生物為主題,將這些垃圾凹折、塑型,重現鳥獸蟲魚在自然間的真實姿態與生活樣貌,其中大多是台灣特有種或保育類動物。「有一次去登嘉明湖,我在山屋附近撿垃圾,撿著撿著就看到一隻金翼白眉,」金翼白眉是台灣高海拔山區常見鳥種,較不怕人,「牠突然從旁邊的草叢跳出來,跳到我面前,我嘗試想要再接近牠一點的時候,就飛走了。」

刺繡-陳聖文(陳聖文巧妙利用撿拾的廢鐵片,刻劃他在山中偶遇的金翼白眉。圖片來源:陳聖文提供)

金翼白眉閃電離去後,陳聖文在地上撿到鏽蝕的鐵片,於是他帶走鐵片,還給金翼白眉一片清淨,也以鐵片作為金翼白眉胸腹,完成了刺繡作品。黑褐的鐵片與金翼白眉毛色融為一體,不細看幾乎辨不出端倪,是生物已習慣了污染的環境?留給觀者去細品。

又例如另一幅作品藍腹鷴,陳聖文將他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撿到的長條路標扭轉、凹折,成了藍腹鷴的白色羽毛,「巡邏路標」幾個字都還隱約可見。

較早創作的台灣獼猴則使用菸盒,對照的是常有登山客出於好玩,將香菸遞給好奇心強烈的台灣獼猴,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卻可能危害獼猴健康與山林環境。

刺繡-陳聖文(長條路標自然融入藍腹鷴羽毛中。圖片來源:陳聖文提供)刺繡-陳聖文(飛魚背上是廢棄的塑膠薄膜。圖片來源:陳聖文提供)刺繡-陳聖文(陳聖文在海灘撿拾被棄置的廢鐵網,作為龜殼,褪色與纏繞的顆粒都是鐵網原本模樣。圖面來源:陳弘璋攝)

不願面對的環境真相,用創作掀開面紗

陳聖文的作品幽默中帶著諷刺,溫柔的針腳細密縫進赤裸的真相,「很多人可能是不願意面對、或是覺得事不關己,所以就會用那種...好像隔著一面紗,去了解環境,」他說。

山林、海洋的污染如果不是親臨現場,幾乎難以了解現況,尤其高山進入門檻較高,多數人無法親眼目睹林間處處是垃圾的窘況。陳聖文透過作品,將大自然帶到觀者眼前,殘酷而真實,但不給標準答案。

刺繡-陳聖文(陳聖文創作的紅腹錦雞,雖然固定在矮牆上動彈不得,但不鏽鋼紗網的穿透性又有自由的意象。圖片來源:陳弘璋攝)

例如他最新以不鏽鋼紗網創作的紅腹錦雞,靈感來源是鐵工廠的鳥籠。紅腹錦雞源自中國甘肅,18世紀後才出口各國。台北市區的狹小鳥籠對紅腹錦雞是囚牢?或是在此落地生根的安樂窩?陳聖文依然透過矛盾與衝突激發思考,什麼是動物、自然與人的完美關係?何妨各自解讀。

樂活島粉絲團